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庆阳市委编办抓实“三抓三促”行动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

  • |
  • |
来源:庆阳市委编办 作者:李雷林 发布时间:2023-08-28 11:54:56
分享到: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庆阳市委编办始终坚持把抓学习作为提升能力素质的根本点,把抓执行作为服务中心工作的落脚点,把抓效能作为纪律作风建设的关键点,立足职能职责,健全体制机制,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强化机构编制服务保障,以机构编制工作的提质增效,保障和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一、搭建“四个平台”抓学习促提升,在勤学苦练中强素质、增能力

搭建理论学习平台。坚持每月召开2次以上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议,采取领导带学、研讨交流、专题辅导等方式,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系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理论水平。今年以来,已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开展专题研讨交流21人次。

搭建业务交流平台。坚持每月至少开办1次“机构编制讲堂”,干部职工人人登台、轮流讲授,督促倒逼干部职工深度学习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去、今两年来,已举办“机构编制讲堂”20期。

搭建读书分享平台。坚持每月至少开展1次读书交流分享,每季度开展1次“品书荐书”读书沙龙活动,不断拓展丰富干部职工知识储备。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读书交流分享活动7次,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品书荐书”读书沙龙活动6次,党支部被评为全市“书香机关党组织”。

搭建教育培训平台。采取分期分批组织培训的办法,对市县机构编制系统干部、市直部门单位机构编制业务主办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干部能力和水平。今年5月份,举办为期3天的全市机构编制业务培训班,培训130多人。同时,选派7名干部外出参加培训,组织参加网络培训50多人次,进一步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二、突出“四项重点”抓行动促落实,在攻坚克难中争前列、创一流

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扎实推进国防动员、疾病预防等领域改革,有序完成机构撤并组建、职责调整配置、编制调剂配备、人员分流划转等工作,进一步优化了机构职能体系。健全完善相关领域体制机制,采取政府与高校、企业共同发起的方式成立了数算电产业融合(庆阳)研究院,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了市小盘河、五台山、莲花寺3个水库管理所,促使各领域管理体制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动态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统筹”“挖潜”“整合”三措并举,切实加大机构编制资源动态调控力度,着力提升使用效益。优化精简机构设置,完成了设立市级招商引资机构的争取衔接和报审工作,健全完善了市县(区)两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县(区)保密技术服务机构,调整优化了市住建、商务两个系统和市应急局、市残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单位内设机构25个,撤并整合“小、弱、散”事业机构48个,进一步精简优化机构布局。优化人员编制配备,为市妇联机关、市地震局、市档案馆等单位调剂增加编制13名,向市康复医院和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下达人员控制数188名和114名,给镇原、环县2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调剂下达事业编制20名,在部门及单位之间划转调剂编制469名、调配人员344人,为市县(区)中小学校、事业单位核增科级职数24名,有力保障了部门单位人员编制需求,推动提升了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优化职责职能配置,制定和修订完善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市融媒体中心、市康复医院、市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等机构的“三定”规定,优化调整了市农业综合事务中心、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职责,促使部门单位正确高效履职。

创新管理化解遗留问题。着力化解项目人员入编难题,督促县区和市直部门持续深化人员入编积分管理,止目前,市县(区)172个单位已将1083名工作人员进行了递补入编,创新管理措施的效益初步显现。着力化解县区事业身份警察长期编外运行和事业单位人员超编的问题,设立了市县(区)警务服务中心,采取“择优入编、逐步分流”的办法,从市级层面向8县(区)下达事业编制80名,有效化解了县区事业单位超编人员和事业身份警察入编难题。着力解决个别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问题,紧密结合全市“一企一策”改革,将市水利勘测规划设计院(市抗旱服务队)退出事业单位序列,成功转企改制。

多方衔接助力经济建设。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包抓企业等工作部署,制订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层层靠实责任,充分调动各方有利因素,全力抓促落实。止目前,帮扶的1户企业在建设资质提升、工程项目承接等方面已有新的进展,先后邀请2户企业来庆考察,已与1户企业达成投资意向,正在进一步对接争取。

三、建立“四项制度”抓效能促发展,在优化机制中提效能、改作风

建立任务清单制度。对省委编办安排的、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市委编委要求的、市直部门分配的、室务会决定的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实行台账式管理,促进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有序落实。建立重点工作专班和“一把手”工程制度,对重点工作、攻坚任务、难点问题由“一把手”挂帅抓促、班子成员具体实施,实行项目式推进,确保重点难点任务高效推进、全面落实。

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对纳入台账管理的重点工作任务,动态掌握推进落实情况,及时督促督办,对推进落实不力的进行约谈问责。建立月总结、季调度制度,每月对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每季度对重点工作进行专项调度,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倒逼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建立调查研究制度。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部署要求,精心制订调研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调研课题9项,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市直部门、县区和乡镇开展“解剖麻雀式”蹲点调研,积极探索破解机构编制工作难题、化解矛盾的思路举措。今年以来,先后开展课题调研5项,适时开展供排水管理体制理顺、市级大数据管理机构优化等专题调研10多项,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意见建议,有效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工作标准制度。定期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提效率”和科室长“坐窗口”示范行动,进一步精简压缩审批服务环节,推进效能增速和服务提升,巩固“两型”机关创建成果。全面推行工作标准化建设,对各项工作分层次、分岗位、分事项制定标准要求和操作规范,汇编形成《市委编办工作标准化手册》,严格执行落实和工作过程监督,以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极大地提升了效率效能和对外服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