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新政全面提升民生温度
“新型贷款”蓄积住房公积金新质发展能力
近年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紧盯缴存职工可感可及的安居民生实事,调整优化归集使用各项新政,最大限度支持缴存职工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通过不断降低公积金缴存人住房消费负担、完善灵活就业群体住房保障政策、满足缴存人异地购房需要等具体措施,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制度环境,不断培育和蓄积住房公积金制度新质发展能力。
“商业住房按揭贷款转公积金贷款”--减负松绑。为降低贷款成本、优化家庭资产配置和提高贷款的可获得性,优化贷款业务流程,推行商业性住房贷款转公积金贷款,以“顺位抵押”的方式,尽力避免缴存职工筹措过桥资金“先还后贷”。自施行以来,累计发放“商转公”贷款969笔3.4亿元,为贷款职工减少利息支出2466.5万元,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了制度红利,减少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保证金支出,达到了刺激内需、减轻购房职工和房产企业资金压力的目的。
异地贷款--高效便捷。坚持政策同频、流程优化、服务优质导向,推动异地贷款业务持续开展,异地贷款业务呈现稳步扩大态势。紧扣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态势,依托“全国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微信小程序和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推行异地贷款“亮码可办”,异地缴存职工通过指尖操作实时在线开具异地缴存证明,以统一“电子码”代替了原有纸质证明材料,有效精简异地贷款要件,解决了贷款办理“折返跑”问题。截至当前,累计发放异地贷款965笔3.2亿元,异地缴存职工得到了快速便捷、好办易办的服务体验,办件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提高,为在外工作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回乡安居提供了可感可及的制度保障。
灵活就业群体缴存使用--普惠共享。推进公积金制度普惠共享,围绕助推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目标,多措并举推动灵活就业群体缴存扩面见行见效,努力营造以用促缴的良好氛围,助力灵活就业人员实现安居稳业。累计建缴灵活就业人员1348人,缴存953.5万元,发放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贷款85笔2483万元,为推动消化存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蓄势赋能。
自相关政策实施以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以“商转公”、异地贷款及灵活就业人员贷款为代表的“新型”公积金贷款占全市公积金贷款比例大幅上升,成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住房公积金制度重点保障的新趋向。
撰稿:曹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