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西峰区解放路街道:创新“双+”推动模式 助力心理健康教育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13 19:38:00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在省文明办组织开展的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色工作方法征集展示活动中,我市10个特色工作方法入选《甘肃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色工作方法100例》。为全面展示全市各级在着力推进、深化拓展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现开设专题,对我市入选的特色工作方法进行展示,为巩固提升工作成效积极营造有力有效的社会宣传氛围。

  【引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近年来,西峰区解放路街道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有效整合辖区各级各类教育服务资源,着力拓展未成年人德育平台阵地,以“双+”模式不断丰富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为全面加强辖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探索了全新路径。

  【做法与成效】

  一馆一中心,传承传统文化,强化服务助成长。通过打造家风家训展馆和庆阳心怡咨询调解服务中心,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服务”出新出彩。一是以家风家训展馆,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打造了全市首家以家风家训为主题,集家风家训展示、家风讲堂、家风培育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基地——“家风家训展馆”。设置了“古圣先贤”“革命领袖”“杰出人物”“我的家风家训”四个板块,以及身边优秀人物故事专题片展播,全面展示颜之推、毛泽东、钱学森等90位代表性人物家风家训故事及辖区道德模范张馨等49位身边典型事迹。通过组织辖区未成年人参观,举办“我的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学习、借鉴优良家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孝老爱亲、勤俭节约、尊师敬贤等优良传统,根植于未成年人心中。展馆工作日内免费开放,配有两名专业讲解员和一名儿童志愿者小小讲解员。并于2021年开设了“线下实地参观”+“线上小韩说家训”双学模式,通过“小韩说家训”抖音、快手视频号,在家也能畅学各时期名人志士的家风家训。二是建立心怡咨询中心,服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探索成立了庆阳市首家民间公益性心理咨询调解机构——庆阳心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100余人的专家团队,针对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个人、家庭、学校等方面问题,提供无偿的专业心理疏导和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并定期深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引导未成年人培养乐观、积极、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迎难而上、不畏挑战的坚韧品格。

  一站一基地,培育核心价值,引领实践树才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平台作用,引领未成年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各类道德实践,推动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培育+实践”走深走实。在辖区6个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抓住“六一”“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向国旗敬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和“网上祭英烈”等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少年”“孝心少年”“文明小标兵”“小英雄”“小雷锋”等各类未成年人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协同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志愿服务动。一方面,依托基地组织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学生生等群体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帮助解决生活学习困难,引导树立阳光自信生活态度。组织未成年人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劳动美”社会实践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整治环境卫生、慰问孤寡老人、开展互帮互助等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启示与思考】

  未成年人问题与街道社区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街道应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提升居民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积极打造和建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文体活动等场所,形成街道牵头安排、社区搭建平台、社会联动参与的齐抓共管机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法治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留守儿童关爱等方面与教育系统开展全面合作,共同做好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