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奏响时代强音 激扬奋进力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时光记录前行足迹,一路标注奋斗历程。
铺开镇原县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画卷,成绩亮点纷呈、催人奋进!
过去一年,镇原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着眼新要求,全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理论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叶茂源于根深,路正源于向准。
为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筑牢思想基础,镇原县持续深耕理论学习“精度”,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集中学习17场次,其中专题研讨9场次,邀请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光华、庆阳市“东数西算”产业园区负责人董宗谋等理论专家开展专题辅导4场次,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大兴学习之风,引领全县上下在开放文明美丽幸福现代化新镇原建设中赛龙夺锦、创先争优。
着力拓宽理论宣讲“广度”,构建起“领导干部带头讲、县委宣讲团集中讲、党员干部常态讲、各系统领域联动讲”的“四位一体”宣教矩阵,广泛吸纳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以及“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等各类人才加入宣讲队伍,走村入户开展“面对面式宣讲”1200多场次,切实把“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思想新政策送到了“寻常百姓家”。
挖掘理论阐释“深度”,围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社科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本年度有3项专著、论文在庆阳市哲学社会科学奖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开展“习语金句”和党的创新理论“云端”式解读,制作政策理论宣传图文、微视频210余条(次),转载理论文章640多篇。开办了《来听主播说》《茹水之声》等栏目,聚焦理论政策宣传、热点民生问题等录制宣教视频19余期,录制正能量诵读音频41期,使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由干部群众“指尖”延伸到“心头”。
时代强音激荡镇原大地
导人心者,必导之于言。
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舆论,镇原县以“强声场”凝聚奋进力量,在县属媒体平台开设“强信心 看发展”等专题专栏35个,形成深度报道1220多期(篇),制作政策图解350余条,拍摄了《踔厉奋发 扬帆启航——镇原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掠影》等专题片,立体鲜活展现了镇原县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聚焦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一主题,推出了“礼赞75载 同唱幸福歌”“可爱的国 美丽的家”等栏目,引导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以歌曲联唱、快闪等形式为祖国献礼,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
推动四级媒体“抱团”联动,先后邀请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光明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来镇采访30多次,刊发高质量新闻稿件470多篇,其中“镇原护工”劳务品牌被CCTV-2财经频道《天下财经》栏目报道,专题报道《荒山变成聚宝盆的背后》在CCTV-17农业农村频道《共富经》栏目播出,“剪云裳”服装秀先后被CCTV-1《晚间新闻》、CCTV-4《中国舆论场》和新华社、中新社等多家中央媒体报道,累计转载及点击量超过300亿,在全网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极大关注。
文化活水浇灌满城花开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今年以来,镇原县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为引领,在常态化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惠民活动的同时,策划开展了“传承文化根脉·建设人文镇原”民俗文化艺术周、“礼赞新中国 盛世谱华章”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科能”杯歌唱大赛、“相约王符故里 畅游人文镇原”青岛啤酒文化音乐节等大型文化活动50余场次。
指导各乡镇开展了乡村山地越野跑、“村BA”篮球赛、“村晚”、杏花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为助推镇原文化建设增添了新动力,为彰显镇原文化底蕴提供了新窗口。
原州大地,山河毓秀,人心纯笃,文风炽盛。
镇原县始终秉持“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引导本土文艺工作者创排了快板说唱《夸镇原》《文明“六礼”诵》、小品《彩礼那些事儿》、音乐短剧《前行路上阳光明媚》等一大批展示时代风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开展“王符文艺奖”评奖活动,广泛征集书法、绘画、文学等各类作品105件,评出获奖作品19件。择优向上推送本土文艺作品,其中和丰龙的文学作品《白色的精灵》在中国散文年会荣获三等奖,秦腔《豆腐引子》、散文集《茹水谣》、书法作品《艺舟双楫》等5部作品在庆阳市李梦阳文艺奖评选中获奖。
文创研发是发展本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镇原县围绕剪纸、“秦诏版”、“镇原老席”等元素,先后研制出“秦诏版”书签、“镇原文物”镇尺系列、“老席十三花”面塑等30多种镇原“好礼”和特色文创产品。
特别是“非遗剪纸+服装艺术”的“剪云裳”服装,先后在天水“热辣滚烫”舞台、西安“大唐不夜城”街头、深圳文博会场馆及鄂尔多斯美术馆等全国27个城市惊艳亮相,在庆阳市第五届“金针花”文旅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上荣获金奖,在全国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建设交流和“星光璀璨百团争艳”2024年全国优秀群众文艺团队成果展演中,被文旅部评为全国“百团汇演”优秀群众文艺团队,镇原文化关注度、影响力得到空前放大。
立德铸魂锻造精神之脊
近悦远来风物新,最是文明润人心。
今年以来,镇原县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绘就出了精神文明新画卷。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
一系列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使文明不断延伸,让道德接续传递。
省级文明县创建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实绩工程”,在创建工作中,镇原县高位谋划、高标设计、高效推进,深入实施理想信念教育、文明风尚培育、公共服务水平等“六大提升攻坚行动”,在“曝光台”发布“红黑榜”20期,发布“创建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10期,有效推促创城工作提质增效。
沐春风以化雨,施文明兮甘霖。今年,镇原县实施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建成“身边好人”品牌工作室2个、幸福互助院8个,以及乡村文化大院、积分制“共享菜园”、红白理事大厅和文明礼仪大厅各1处。
扩建志愿服务小分队116支,新注册志愿者3.6万人,重点打造了“我在城里有块田”“树下说事”“流动小板凳”等一批特色项目品牌,全年开展“福送万家”“爱心助考”等志愿服务2600余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镇原县始终着力在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上下功夫,先后召开了全县“新思想 革陋习 树新风”宣传宣讲会、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邀请市委党校原副校长、副教授刘连志作了“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专题宣讲,举办了移风易俗专题宣传月活动和“非遗剪纸绽新彩·移风易俗倡文明”剪纸作品展、公益相亲大会、青年联谊会等婚俗改革活动18场(次)。
鼎新革故,倡树文明皆拥护。易俗移风,和美家园披彩红。如今,文明新风已吹遍镇原大地,滋润着镇原人民群众的“心田”。
又踏层峰望眼开,更扬云帆立潮头。站在新的起点,镇原县将始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新使命,以意气风发、昂首前行的姿态,奋力开创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