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西峰区:奏响产业发展“致富曲”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7-18 15:02:00 浏览次数:

 

  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以产业强村、产业富民为突破口,按照“聚焦管理和服务、双向培养带头人、支部嵌入产业链、党建引领促振兴”的思路,把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各环节全链条,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由政府引导群众干向效益吸引群众干、政府投入向农民入股社会融资“三个转变”。

  走进位于彭原镇鄢旗坳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庆阳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木耳大棚里,只见菌棒上长满了色黑肉厚的黑木耳和晶莹剔透的玉木耳,工人们麻利地进行着采摘。

  该基地是西峰区按照“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立足科技引领、联农带农,重点打造的农业产业示范项目。项目设计产能为日产20万袋菌棒,年产值8000万元,可带动当地200人固定就业,5000人实现稳定增收。

  今年29岁的杨欢,是鄢旗坳村村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些年,他一直在外务工,庆阳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的建成让他看到了新的致富机会。他了解到木耳种植的周期短、效益好、营养丰富,是增收致富的好产业,遂承包了5座大棚种植木耳。“木耳采摘期,我都会请本村村民帮忙,每人每天工资120元,日结日清。”杨欢说,如果效益好,规模还会扩大,会需要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收入会比较可观。

  盛夏时节,在彭原镇鄢旗坳村千亩露地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株株辣椒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人们三五成群地穿梭在田间进行施肥、除草作业。

  据了解,该基地是鄢旗坳村党支部联合百佳超市、河南商会,以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撬动资产、资源、技术等要素,盘活土地资源,集中连片种植560亩朝天椒。

  辣椒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最初的栽植到中期施肥打药,再到后期的成熟采摘,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鄢旗坳村辣椒种植基地吸引附近村民前来务工,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

  鄢旗坳村民贺秀琴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她在养猪的空隙,到蔬菜基地给辣椒除草。“每天干10个小时,工资120元。”葛爱梅笑着说,“活也干了,心也散了,钱也挣了,感觉很不错。”

  每发展好一个产业,就能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这几年,鄢旗坳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依托北湖循环农业示范区,引领村民以土地、资金入股或务工参与的形式,创办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11个,带动240余人发展生猪养殖、露地蔬菜、食用菌等种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合作社服务、市场引导、能人带动、政策扶持、规模养殖的发展路子,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00元。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