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西峰区:强化“五项机制”推进有效衔接成效显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26 16:44:00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西峰区认真落实“三抓三促”行动要求,坚持创新开拓发展思路,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五项机制”,确保政策衔接不留空白,工作对接不留空当。

  强化政策保障机制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协调各专责工作组和相关区直行业部门,紧盯重点任务、关键环节,按照振兴有方向、衔接有抓手、建设有标准,制定出台《西峰区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要点》《西峰区2023年乡村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为有效衔接工作提供基本遵循,逐项做好政策延续和优化调整。

  强化项目监管机制

  争取到位各级衔接资金1.85亿元,以衔接资金使用引领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加强衔接资金使用管理,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入库项目5大类171项(次)、项目资金规模达3.2亿元。加强帮扶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清理各级帮扶项目资产3.37亿元,切实防止资产闲置、流失。

  强化产业富民机制

  为有效破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径,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西峰新模式,不断提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配套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进一步优化政策、强化措施,投资衔接补助资金产业发展方面1.1万元。全区种植苹果面积13.1万亩、樱桃5200亩、蔬菜生产面积6.35万亩,建成投产食用菌生产大棚233座、生产菌棒273.8万袋,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4.2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8万亩。一季度实现生猪存栏11.96万头、出栏4.17万头。

  强化稳岗就业机制

  强化劳务输出,“点对点”输送1167名务工人员返岗就业,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8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8.19亿元。持续发挥好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促进脱贫劳动力、留守妇女群体就业的示范作用,累计认定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4家,吸纳就业445人,其中脱贫人口75人,申请吸纳奖补资金3万元,为600名跨省务工脱贫劳动力申请一次性交通补助资金36万元。强化乡村公益岗日常管理,开发乡村公益岗637个,发放岗位补贴376.37万元。

  强化责任落实机制

  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决扛起“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支部联系点、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乡镇领导干部包村等制度,推行“党建+产业”模式和乡镇党员干部“1+1”、致富能人“1+2”帮带机制。强化驻村工作常态化,做好新一轮驻村帮扶力量轮换选派,向15个村选派驻村帮扶力量45人、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选派驻村人员6人。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