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孝亲敬老 无私奉献—兰州路街道“孝老爱亲”家庭(王丽家庭)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19 09:27:00 浏览次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次听到这首《国家》, 王丽都会想到自己的家,那个充满温馨和爱的地方。结婚以来,她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心怀一颗感恩的心和公婆相处,和爱人相守,和孩子共同成长,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处理得和谐美满。在单位,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在家中,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

  长嫂如母 手足情深

  丈夫家兄妹五人,但关系相当融洽。刚结婚,婆家弟妹都比较小,经常在她家居住。每逢周末节假日,常来她家玩耍,她每天做十几个人的饭,但她从没发过牢骚,给过脸色,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资助弟妹上学,直到弟妹们成家立业。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她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上班时间忙完厂里工作,回到家里忙家务,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给公公婆婆也减轻了家务劳累。

  孝敬公婆 体贴入微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婚三十年来,看到公婆对家庭的付出,她更理解为人父母的不易,她坚信:“要想家庭和,一定孝公婆”。她用行动实践她的诺言,用真诚和关爱去换起老人的信任,坚信孝敬老人是媳妇应尽的义务,是女性的一种美德,从没有与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也没有跟他们红过脸。他们逢人便说:“她家的媳妇知书达理,是个好媳妇,她们知足了”。公公在世时,曾被查出小脑萎缩、脑梗等疾病,全家多次寻医给公公治病,但效果都不太好,卧病在床后,公公感到打击很大,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她看出了公公的心情,就天天陪在公公的病床前陪他聊天,开导公公坚强起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给公公打比方,还常对公公给说,“你一定要战胜病魔,有她们和你在一起,她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照顾你”。每到公公婆婆的生日,还有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她都熟记于心,不管再忙再累,都会精心准备一份礼物,再张罗出一桌丰盛的菜肴祝愿他们健康长寿。逢年过节,她都会准备一大桌饭菜,叫上弟妹来陪公公婆婆一起过节,共享天伦之乐。

  岁月流逝,婆婆的年龄越来越大,行动已有所不便,公公去世后,为不使婆婆因失去相濡以沫的亲人而感到悲伤与孤独,她主动把老人接到自己身边,对老人百般呵护,嘘寒问暖,每周定期给婆婆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每天还带着老人在小区散散步,让婆婆安享晚年生活。婆婆是苦出身,平时生活十分节俭,她总是想方设法为老人添置衣物,为婆婆做可口的饭菜,有时间家庭旅游也带行动不便的婆婆,让她看看外面的世界,散散心。当然,两代人在一起总有“代沟”,有时候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不一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遇到老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本着宽容的心,慢慢和老人讲解、沟通。如果暂时无法理解的,就先放一放,给老人一些考虑和体会的时间,这也是尊重老人的表现。

  明事理识大体 邻里和睦互关爱

  在悉心照料婆婆的同时,她还关心丈夫、儿子、女儿、儿媳的事业,丈夫常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丈夫王平年轻时在庆阳石化运输服务队工作,常年给公司运输货物,特殊的工作性质,使他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没有规律,有时连续十几天不能回家,顾不上家庭,照管不上孩子,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她肩上,为了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她主动承揽家务琐事,与街坊邻居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能在一起做邻居是缘分,她总是把邻居当作自己的亲人,无论谁家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左邻右舍有事,都喜欢找她帮忙,她也总是高兴地帮助,利用自己的摄影特长,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里没有一点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宽容,家庭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和、美好,她要努力做个好媳妇,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为母亲的角色增添道德,为女人的角色增添内涵。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