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华池五蛟镇:人和景美产业兴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15 09:01:00 浏览次数: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道路上,五蛟镇一方面抓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以产业发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环境卫生整治和乡镇振兴示范村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业宜居的魅力小镇,今天的《和美乡村全民在进行》一起走进华池县五蛟镇,感受这个药材小镇的华丽蜕变。 

  五蛟镇李良子村毛沟门组是该镇6个千头肉羊养殖示范小区之一。这里,家家都是养殖户,户户都有主导产业,66岁的建档立卡户毛炳玉就是其中的养殖大户。他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水平好了,道路也好了,咱们老百姓有点收入都可以卖了变成钱了。 

  毛炳玉是当地有名的养牛专业户,今年养牛达到了22头。这几年,通过政策扶持帮他家盖起了牛棚、草料棚,“种养殖+务工”的产业模式也让他家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

  华池县五蛟镇李良子村村民毛炳玉:“养殖和务工一年到头能挣个十来万块钱,草棚牛棚这些大部分都是政府织投资盖的,我自己出的钱并不多。”

  有了可观的收入,毛炳玉的劲头更足了,家里的旧窑洞换上了新衣裳,庄前屋后也打理的整整齐齐。最让他骄傲的是政府还组织他和老伴拍了一张结婚照。

  “家里的日子现在过得比以前好多了,这是去年后季拍的,这是组织上组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让拍的,给儿孙后代留个纪念。按我的思想有点太不好意思,不过我们周围这些有没拍上的,现在觉得有一点点遗憾。”毛炳玉高兴的说。 

  和毛炳玉同村的李琴去年刚做完手术,村上的变化也让她对今后的生活更有信心。

  “那会我没吃水,都是拉的驴在沟里驮,现在都是井水自来水。我去年得了乳腺癌,花了大概有三十几万,报销的也好。儿子和老公一年挣八九万块钱,我在家里养牛种粮食还能卖三四万块钱。我就想把地种好,把牛喂好,把孙子领好,让我老公和儿子挣钱,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李琴满怀信心的说。 

  2022年,五蛟镇把李良子村毛沟门组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了村容村貌整治和入户硬化路项目,这个昔日的小山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村。

  华池县五蛟镇李良子村党支部副书记 南海龙:“通过牛产业我们毛沟门每家每户收入都有了明显的增长,通过去年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家家户户都有了攀比,攀比着一家要比一家过的更好,我希望我们毛沟门组往后的这个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五蛟镇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科技兴镇”的主抓手,紧扣全县“双百双十”产业基地建设目标,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中药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蝶变,五蛟镇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药材小镇”。 

五蛟7 

  走进五蛟镇刘家湾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药材基地,盛夏时节,郁郁葱葱的药材涨势良好,与红砖碧瓦的美丽乡村相映成辉,药材产业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成为五蛟人民建设美丽家园的强大动力。

五蛟25 

  华池县五蛟镇副镇长张兴栋:“今年以来,五蛟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1234”战略目标,在抓好养殖小区和中药科技示范乡镇建设工作的同时,持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我们以公路沿线整治为重点,整修了树畦、清理了水渠、整治了农户庄前庄后的卫生,全镇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五蛟9 

  在五蛟镇杜右手村村部,每天早上下午,这里都会有村民打牌下棋健身娱乐跳广场舞,村容户貌改善了,产业收入增加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也在稳步提升。

五蛟22 

  华池县五蛟镇杜右手村村民杜正刚:“我们这七十多岁的人一天就挖牌、下象棋,到村部转一会儿。”

五蛟26 

五蛟27  

  华池县五蛟镇杜右手村村民杜克丛:“村上的环境现在很好,村部也建设的好,村史馆、图书馆都有,还有这亭子,我们一天出来还能挖牌下棋,广场舞这些都有。”

五蛟36 

  产业发展给村民鼓足了钱袋子,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了发展的利民路,潜移默化中,乡亲们你追我赶,在政策扶持下建设着各自的美丽家园,邻里和谐、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五蛟镇华丽蜕变的真实写照。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