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实施“四大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提成色
今年以来,西峰区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铆足干劲抓落实,大力实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环境提质、基层社会治理、基层组织建设“四大行动”,全面推动“五大振兴”持续发力,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色。
实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
以“三线三区”为重点,抓好2镇5线22个村示范建设,着力打造农业观光型、文化旅游型、产业主导型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制定印发《西峰区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完成2023年省级、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方案,高标准推进2023年新建11个省、市、区级示范村创建任务。着眼路更畅、房更固、水更清、天更蓝,投资3734万元实施安全村组道路、巩固提升改造房屋、农村生产生活及产业供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点等工程项目。
实施农村环境提质行动
以“两拆两建”为突破口,持续推进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亮化行动,推动基础设施与农村风貌双提升,塑造“颜值”与“气质”并存的乡土特色风貌。印发《全区农房“两拆两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意见》,严格农宅风貌管控。引进推广“集成式厕屋+生物菌降解”的旱厕改造模式,建成卫生户厕1785户,发动群众参与2600多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152吨、村内沟渠55公里、农业生产废弃物76吨,拆除乱搭乱建、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等18处。
实施基层社会治理行动
秉持建设与治理并重的工作理念,在深化“一约四会”等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五治”融合,着力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善治之路。以冉李村“一院一堂”为样板,进一步提升村级爱心互助院运营水平,补助25万元在什社乡贺塬村新建爱心互助院1处,已建成爱心公益互助院6处。发挥“小积分”“大作用”,投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23家,引导全区妇女积极参与“赚”“兑”积分活动,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制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村规民约规定23条,建立村规民约“红黑榜”公示和“评分体系”跟踪问效机制,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的道德教育与惩戒,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的“小宪法”作用,引导村民自觉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实施基层组织建设行动
严格落实党支部联系点、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乡镇领导干部包村等制度,推行“党建+产业”模式和乡镇党员干部“1+1”、致富能人“1+2”帮带机制,建立联农带户机制示范点30多处。持续开展星级党支部对标争创行动,持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带动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推动后进支部晋位升级,评定五星级党支部41 个、四星级党支部218 个。采取“线上+线下”“集中授课+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全区科级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严格落实部门单位到村帮扶、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制度,坚持到期轮换、压茬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