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周家镇:文明新风“阵阵吹” 满镇遍开幸福花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12 18:15:00 浏览次数:

  周家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三抓三促”行为为抓手,创新形式,打好理论宣传、环境整治、绿色殡葬、模范评选、文化活动组合拳,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实现了新时代文明新风“阵阵吹”,满镇遍开幸福花。

  抓学习、广宣传,凝聚文明共识。充分利用干部职工学习会、“三抓三促”行动专题学习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持续创新学习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重要论述。利用各主流媒体平台和微信公众号转载精神文明创建有关内容,做到线下学、线上学,集中学、抽空学,切实将农村精神文明学习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组织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者和志愿者入户走访,发放“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以庭院会、田间地头会的形式,坐下来与群众面对面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大操大办的危害性,使群众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在正周路等主干沿线打造法治、孝老敬亲等文化墙19处,精心设置宣传内容,切实向群众传达敬老爱老、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先进文化,营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浓厚氛围。

  抓整治、广植绿,打造和美乡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通过干部带头干、党员示范干、群众学着干三级联动,集中攻坚对废弃房屋、残垣断壁进行拆除。常态化开展正周路沿线、村庄主干道、房前屋后及自家庭院清理整治,通过现场观摩评比,公开评选“美丽庭院”和“最美家庭”,切实打好环境整治的“攻坚战”和长效管护的“持久战”。今年以来,全镇先后投劳1200多人次,出动各类机械170余车次,清理主干路段30余条,整治村民集中居住地25处,清运生产生活、建筑垃圾和各类废弃物20多吨。同时,抢抓苗木清退和植树绿化黄金期,以村为单位,划片包干,组织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公益性岗位人员对公路村庄沿线绿化带进行翻挖、清理、平整、覆土,积极开展行道树补栽补种,及时围堰浇水刷白,定时采取管护措施,做到栽种一棵,保活一棵,切实提高植树增绿成效。

  抓建设、广动员,推行绿色殡葬。全面摸清13个村75个村民小组现有公墓地情况,制定原有公墓维护管理和新建公墓实施方案,按照“合理布局、尊重群众、立足实际、保护环境、因地制宜、‘一组一策’”的原则,采取“集体资金+党员捐资+投工投劳”的方式扎实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地建设,组建工作专班,主要领导统筹规划,分管领导一线督导,包村领导现场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公墓建设中,充分利用临崖沟边、荒山荒坡等地形,借力发力、削崖平整,合理合规修建公墓地。围绕苗木清退和征地拆迁项目实施,在54处公墓地和通过公墓地沿线栽植松柏1980余株,既涵养了荒山荒坡,规范了墓地使用,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利用“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广泛宣传土地政策和殡葬改革政策,倡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殡葬新风尚。

  抓典型、广带动,培树文明新风。组织开展全镇“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振兴”乡村好人好事推荐评选活动,采取属地推荐、组织推荐和群众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20位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周家乡村好人。通过“周家视窗”公众号、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宣传栏、安置点公共区域专题宣传区等形式进行广泛展播,持续壮大“乡村好人”宣传矩阵,充分发挥榜样引导人、鼓舞人、带动人的重要作用,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倡导文明新风,在全镇营造人人学习好人、个个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周家信用户”“文明家庭”等系列活动,推进各领域先进典型评选,以点带面,推动全体党员群众主动当先进、自觉追先进、积极评先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在周家遍地开花。

  抓节点、广挖掘,丰富文化生活。聚焦元宵节、三八妇女节、农民丰收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举办村晚、文艺汇演等活动,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快板、小品、戏曲、广场舞等多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周家乡村文化,展现本土的文化气息,在传递快乐中凝聚乡情。至目前,全镇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多场次。群众通过参与表演,在展现自己风采的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乡亲间的距离在载歌载舞中悄然拉进。一台台“村晚”、一场场活动,凝聚着群众的智慧,展现着乡村的新面貌,让乡村文化走上舞台,让乡村名片走入大家视野,成为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的硕果。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