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华池县抓好“四个重心”助推主要经济指标提质增效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09 09:21:00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华池县通过积极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扩大种养殖产业规模、增加劳务输出、兑付分红等方式,一季度农业增加值完成0.5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519.95元,分别增长6.35%和6.1%,为全面完成全年主要农业经济指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把春播作为春季农业生产的重心。农时不等人,春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夯实一年农业丰收基础的关键所在,华池县加快推进春播作物面积落实,确保种足种满、防止耕地撂荒。一方面加强农资供应保障、深入推进农机作业;一方面全面抓好冬小麦田间管理,加强农业技术指导,着力防范病虫害和灾害性天气影响,努力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在手”,确保完成春播农作物面积82.3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7.85万亩,经济作物24.5万亩,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目前已完成春播农作物59.22万亩(玉米30.6万亩,豆类3.56万亩,马铃薯4.28万亩,谷子1.45万亩,胡麻4.5万亩,蔬菜4.85亩,瓜类1.28万亩,中药材8.7万亩)。

  把畜禽扩栏增养作为扩大畜牧产业规模的重心。以肉羊、肉牛两个“百公里”产业示范带为重点,持续壮大养殖产业基地规模,加快推进养殖小区、家庭农场建设,通过落实牛羊良种调引、规模达标奖补等产业奖补政策,引导养殖场(户)增养补栏。力争二季度末,全县牛、羊、猪、鸡存栏量分别达到1.93万头、24.85万只、3.03万头、23.5万羽,出栏量分别达到0.41万头、3.84万只、2.12万头、9.85万羽,牛奶产量2060吨,禽蛋产量287吨。

  把食用菌生产作为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重心。充分利用现有蔬菜大棚设施,优先种植生产周期短、成活率高、见效快的瓜菜,预计二季度完成瓜菜种植8万亩,实现产量3.2万吨。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以山庄乡食用菌绿色标准化示范点、城壕镇“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示范点创建为牵引,全力推进林镇乡菌光互补数智化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建成菌棒生产线2条,预计二季度生产食用菌菌棒3000万棒,实现产量3000吨。

  把促农增收作为提升农业经济指标的重心。持续扩大瓜菜、中药材、食用菌生产规模,鼓励农户调引良种,扩群补栏,扩大牛羊猪鸡出栏,二季度力争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475.4元,增长9.1%;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报酬、农机具购置补贴、农牧民补助资金等惠农性奖补资金,确保按标准全额及时拨付到位,二季度力争实现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513.8元,增长3.1%;对接县内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吸纳农村劳动力从事中药材分拣、瓜菜种植和畜禽饲喂等劳务,进行季节性务工,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劳务输出,二季度力争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990.9元,增长10.5%;抓好承接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监督管理,督促承接到户资金入股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按照入股协议,及时足额兑付分红,二季度力争实现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5.1元,增长2.3%。同时,配合统计部门抓好农村居民收入8个调查点及80户记账户管理,对调查对象进行查访调研,核准收入来源和金额,及时分析预判收入情况,确保2023年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