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西峰区农村乡贤发挥“四新”作用推动乡村治理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3 08:51:00 浏览次数:

 

  群贤至而百业兴,同心筑则新局开。乡贤既是“自家人”,又是带动发展的“能人”。近年来,西峰区以党建为引领,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积极探索推进“党建引领+乡贤助力”的模式,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让乡贤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的新引擎、新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思想引领新潮流

  积极探索“村委会+乡贤会”乡村治理模式,成立村级“乡贤协会”“乡贤促进会”,组建乡贤志愿者通过现场演讲、解说等形式进行全过程现身说法,把党和国家的政策等送到百姓面前,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用好用活“党员积分制”“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持续深化“一约四会”、“村规民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环境卫生保洁、婚育新风宣传、制止餐饮浪费、文明祭祀倡议等移风易俗主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600余场(次)。董志镇、左咀村通过发掘红色教育资源,重拾古圣先贤文化、农耕文化,以红船模型、知青大院、文化墙、文化长廊、墙体彩绘等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引导村民遵循行为规范、价值导向。       

  道德感召新风尚

  印发《西峰区移风易俗管理办法》,建立“一约四会”,充分发挥乡贤的示范引领、桥梁纽带作用,以互助养老服务、“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激励、“红黑榜”跟踪问效、“正气银行”贮美存德等八项机制广泛组织开展以“制”促“治”活动,建成农村爱心公益互助院6处,挂牌成立12家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创建各级文明村镇71个,打造毛寺村、左咀村等22个乡村建设示范村,选树孝善好家庭、和睦好婆媳、和谐好邻里、最美好乡贤“五好”典型、“五美”家庭3200多户。小寨村建立积分银行、正气银行、互助养老时间银行“三大银行”。巨塬村建成“党建+幸福食堂”“爱心衣橱”,引导村民在实践中养成文明习惯,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厚德显胜”、“善美李岭”等文明村镇不断涌现。

  经济发展新模式

  坚持党组织主导引领,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借助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东风,毛寺村先后吸引宁夏汇达置业公司、省文旅投集团,打造连心桥、龙泉寺、凤凰塬舍等20余处景点,使毛寺村成为乡贤创业地、人才聚集地、产业富民地、文化传承地,助力乡村振兴。李岭村招引山东寿光、聚福汇生态发展龙头企业与村集体企业联合发展,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建成重香四季生态庄园,助推“农业+餐饮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引导群众从事餐饮、保洁等工作,让群众搭上“旅游车”,吃上“旅游饭”。后官寨镇返乡创业带头人帅忠奎,创办全市第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先后获得甘肃省农民工明星、省级返乡创业带头人和市级再就业明星等称号。什社乡村民袁宏康从养殖门外汉到致富带头人,从单纯养鸡到发展“林下养殖”,成立家庭农场,带动附近村民发展土鸡养殖,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调处矛盾新平台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西峰区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进程中,聚焦和谐西峰化纠纷、紧盯幸福西峰解争议,成立了董志镇“和万家”、后官寨镇“说和室”、什社乡“和事佬”等人民调解室,探索建立了“乡贤+人民调解”模式,充分发挥乡贤人熟地熟和“老”的经验、“老”的威望,发挥“和”的作用,从德高品端的老党员、资历深厚的老干部、公正不阿的老军人、贡献突出的老模范当中遴选聘任人民调解员10余名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截止目前,充分发挥“三员”职能作用,为民排忧解难,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66场次,成功处理矛盾纠98起,赢得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进一步推动和美乡村治理,奏响了乡村和谐曲,让乡村振兴散发出和美生机。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