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西峰区“五堂互映”力促乡村治理见实效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0 09:24:00 浏览次数:
  

       近年来,西峰区立足区情实际,以全力创建社会治理和谐为目标,创新实施“乡村振兴微课堂、乡村道德大讲堂、智汇西峰大讲堂、爱心互助小学堂、助老便民好食堂”治理模式,以五堂互映力促乡村治理见实效。

  乡村振兴微课堂,宣讲政策聚共识

  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工作交流、推动落实、改进作风等职能作用,围绕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乡风文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开设了“党的政策我来讲、乡村振兴怎么干、法律法规讲解员”等栏目20多个。利用抖音、快手、视频号、公众号等喜闻乐见的方式,用百姓话讲百姓事,让群众看得懂、学得快、记得住、用得上,成为新时代传播党的好政策、乡村振兴“好声音”的新渠道。

  乡村道德大讲堂,立德树人强风气

  紧扣“厚德西峰”建设目标,利用道德大讲堂,把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等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落细落小,组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移风易俗主题宣传宣讲活动110余(场)次,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讲交流活动300多场次,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群众身边可感可触、可敬可学、能评能议的榜样力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讲述群众“看得见、够得着、摸得到”的身边感动,增强先进的感染力,让孝敬、节俭成为村民群众的自觉追求。

  智汇西峰大讲堂,以学促干谋发展

  西峰区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三抓三促”行动,把学习研究政策、精准运用政策作为抓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务实举措,举办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乡村振兴等专题辅导报告会。报告会以身边现实案例为引,剖析西峰优势与短板,有效帮助各级干部加深了对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的理解。

  爱心互助小学堂,助力教学促提升

  为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个体关爱,情感陪护,树立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建成冉李村爱心互助学堂、李岭村四点半学堂,组织离退休教师、包村干部主要为辖区内孩子提供益智课堂、情商教育和假期作业辅导。解决留守家庭“父母远离家,学习管不了,老人不会教,着急没办法”的现状,让孩子们能够打牢学习基础。

  助老便民好食堂,烹出幸福真滋味

  为了有效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切实增强老年人幸福指数,建成农村“助老便民食堂”6处,坚持“就近就餐、多元服务”的原则,实行“公益+低偿”“差异化收费+自助积分”的方式,对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收费150-260元不等;在健康饮食保障方面,做到当天菜品当天采购,让老人吃得更放心。老年食堂的开办既满足了老年人生活所需,也为他们的子女减轻了后顾之忧。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