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宫河镇“四单”模式 实现“双向奔赴”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07 08:50:00 浏览次数: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宫河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以“党建+志愿服务”为抓手,精心打造“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无缝衔接的闭环体系,不断拓展丰富文化服务项目,对建设和美乡村、促进乡村振兴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村民“点单”,收集群众新需求。今年以来,镇村实践所(站)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政策宣讲、环境保护、技术服务、文艺汇演等服务清单,让群众“点单”收集群众需求,开展一场又一场的志愿服务,让群众的脸上写满笑意。群众按需求“点单”、镇村新时代实践所(站)“派单”、志愿者或志愿组织接单、群众评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机制已经成为宫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新常态,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所(站)“派单”,派发志愿好服务。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所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所长的双领导机制。下设村党支部书记为站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通过宣传引导,组织党员、团员、妇女、退役军人等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充实队伍力量。精准对接群众所需所盼,按照群众“点单”项目,常态化开展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打造文明实践品牌。同时,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孤寡老人心理辅导等志愿活动,不断丰富“点单”形式,在志愿者与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起来、“实”起来、“乐”起来。

  志愿者“接单”,开展志愿服务新要求。宫河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基础,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统筹用好人员队伍、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要素资源,对服务项目进行“送单”,开展“一对一”或“组团式”服务,做到“大事同商、小事互通、难事共解”。不断优化志愿服务方式,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形式大力宣传文明健康生活常识,通过公众号、短视频、微信群等形式适时推送通告、通知、提醒、提示和倡议,同时,广泛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平台,积极组织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关爱服务、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项目。

  群众“评单”,评论服务真实效。服务活动结束后,群众通过扫描干部作风二维码,对服务人员工作作风、服务情况等进行满意度评价,督促全镇志愿者当好“店小二”。通过现场发放评单问卷,群众进行现场评价,听取不同意见或建议,为今后更好服务群众提供依据、找准方向。截至目前,全镇已经整理群众点单需求30次,接单志愿者120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次,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这种服务模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