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博物馆举办“话清明 放纸鸢”社教活动
4月1日,碧空万里,草木萌发,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华池县博物馆举办“话清明 放纸鸢”社教活动。清明节放风筝是一种民间流传的习俗,在古代,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
在华池县博物馆历史文物陈列展厅,孩子和家长们聆听博物馆讲解员的生动讲解,认识丰富的馆藏文物,了解华池悠久的历史文化。柔远初中学生赵仪贞说:“今天参加博物馆的活动,讲解员阿姨讲了很多关于文物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中华文物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的有意义,以后一定还会参加类似的活动的。”
参观结束后,社教老师又给孩子们讲述了清明的由来习俗、有关风筝的故事和放风筝的好处等,开展相关知识问答和讨论交流,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学生家长张国星说:“我通过微信平台知道这个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也让孩子们结交到很多朋友,孩子们今天玩得也开心快乐。”
放飞风筝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在广场里开心地奔跑,放飞风筝,放飞自己的梦想,与春天来了一次亲密对话。南梁希望小学学生张馨元说:“今天我学习了清明节以及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荡秋千、放风筝和风筝的起源,以及以山东潍坊的风筝节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今天也玩得很开心。”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本次活动以清明为知识点,使孩子们不仅在博物馆里接受了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也了解了风筝的历史,体验放飞的喜悦。下一步,华池县博物馆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不断致力于挖掘传统历史文化的内涵,让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亲近历史文化,增加爱国情怀,同时也将继续把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和民间特色活动发扬传承,让其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孩子们留下幸福的童年记忆。
华池县博物馆讲解员张馨尹告诉记者:“这次我们举办了以话清明放纸鸢为主题的社教活动,是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华池县古文物以及清明节的习俗传统文化,在前期我们准备了免费的风筝以及讲解PPT,免费发放26个风筝让他们更好地体验这次活动,与大自然更加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