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华池县非遗传承成为群众的娱乐时尚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29 08:51:00 浏览次数:

 

  华池县得益于独特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出数量众多、类别丰富、价值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华池县非遗工坊成立运行,非遗文化以越来越多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中”,成为群众消遣娱乐、陶冶情操的时尚选择,今天的民生节目就请大家跟随我们的镜头,领略华池非遗文化的魅力。

非遗1

非遗7

  搬迁后的文化馆位于幼儿园巷,走进宽敞的大厅,市级非遗传承人刘小平正带着他的南梁说唱团队练习新的曲目《岳飞表功》,高亢的演奏,激情的唱段,将观众带入了那个激情澎湃、精忠报国的热血年代,不时引得大家阵阵掌声。

  南梁说唱作为我县独特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是主要载体,但早年间,非遗传承人散落各地,自从有了非遗工坊这个阵地,非遗传承人们便有了一个相聚、学习、交流的阵地,让非遗文化有了一片茁壮成长的土壤。

南梁

南梁1

  南梁说唱市级非遗传承人刘小平说:“我们是从去年冬季开始到目前有三个多月,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把同行们叫到一块探讨艺术,弹拉吹唱一起开始,把快手打开直播,目的就是把这个传承下去,让喜欢这个东西的人来学。”

非遗14

非遗6

非遗5

  除了南梁说唱,庆阳香包绣制、庆阳民间布贴画艺术也是我县重要的非遗传承项目,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学习,大家在闲暇时间陶冶情操,同时学到了一门增收的手艺。

  剪纸爱好者杨玲说:“”平时我在家一直领孙子着呢,来在这和姐妹们聊聊天,学学剪纸、刺绣,学会了给孙子做个鞋,再给做个鞋垫,剪个窗花,逢年过节了贴。

  布贴画爱好者田翠萍说:“我平时比较喜欢布贴画和剪纸,这有布贴画老师和剪纸老师,有闲暇时间我就过来跟上学,咱们学下再不说啥,平时生活中能用上,偶尔给自己做个啥,也是增添生活色彩。”

非遗

非遗2

  针对群众基础、市场前景好的庆阳香包绣制、庆阳民间布贴画艺术等传统技艺,文化馆大力进行扶持,邀请庆阳香包绣制、庆阳民间布贴画艺术等非遗传承人进驻非遗工坊,并组织扶持香包刺绣传统手工业抱团发展,目前全县从事香包刺绣、布贴画行业的企业3个,带动群众从业人员近8000人,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文化和产业的发展。

  市级刺绣非遗传承人宗水红说:“我在这单位来五六年了,去年被评为市级非遗传承人,我想让更多的姐妹们能把这个针线活传承下去,也希望华池的针线活被外面更多的人知道。”

  华池县志琴香包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志琴说:“从小喜欢刺绣,自己把这个刺绣技术学到手的话,可以带动一些农村比较困难的妇女做一些针线活,给自己带来一些收入,在一方面可以把咱们刺绣文化传承下去。”

非遗8

  华池县文化馆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实施错时和延时开放,并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加入到文化馆事业中来,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现开设的艺术门类涉及文学、曲艺、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民间艺术等八大门类,吸引了一大批文化爱好者聚集于此。

  古筝老师柳海燕说:“我是一名古筝老师,教了十多年的古筝了,利用下班的时间和闲暇的时间,给退休人员和孩子们在文化馆这个地方,借助文化馆这个平台,给大家教教唱歌、古筝等,希望喜欢音乐的同仁们都来,咱们大家一起学学音乐。”

非遗16

  一曲筝鸣,余音绕梁;一抹墨香,简静和谐。大家不问年龄、不谈出处,在闲暇之余共同领略传统文化之美,静气凝神、修身养德。

  华池县文化馆副馆长 李天琛说:“老师今天给你们讲书法的字体,中国书法一共有五种字体......”

  学生周译泽说:“今天老师教会了我们中国的五大字体,有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让我更了解了书法。”

  学生高立琳说:“今天老师一讲,我才知道中国的书法有五种字体,我最喜欢楷书,因为我觉得楷书写得比较公正、比较好看。”

  基于我县优秀的文化历史遗产,还吸引了包括篆刻、传拓、现代刻字、紫砂刻字等一大批古典文学爱好者,在文化馆的支持下成立了《冬社》,并引入了现代刻字、紫砂刻字等新兴艺术门类,推动了我县地方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非遗11

非遗12

  省书协会员、冬社社长秦拓说:“这是去年春天创作的一首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个是全文印章,主要用的艺术手法,这款用了两种艺术形式,一种就是流派印,晚清民国的时候出的流派印,它里面表现的主要就是浙派和皖派的艺术风格。”

  冬社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形式也吸引了不少群众参与其中,目前冬社成员创作并留存书法作品100余件、篆刻作品1000余方、传拓作品80余件、现代刻字20余件、紫砂刻字作品50余件,出版篆刻作品集1册,极大地丰富了我县居民文化生活,带动文化市场形成与文化产业升级的作用。

  省书协会员、冬社社长秦拓说:“通过2020年到现在为期三年时间,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后期就希望能通过华池县文旅局这个平台予以展示、予以宣传、更能够吸纳更多的爱好者加入我们这个群体,共同来壮大文艺事业,共同来丰富一下群众的文化生活。”

非遗13

非遗19

非遗9

  目前我县拥有省级非遗传承项目南梁说唱、镇庄兽雕刻艺术、华池剪纸、陇东民歌、华池唢呐艺术共五项,市级项目有庆阳香包绣制、陇东窑洞民居文化、华池民谣、华池谚语、华池传统小吃制作技艺、南梁腰鼓、庆阳民间布贴画艺术、乔川黄酒酿造技艺、华池口弦音乐等14项,县级项目共50项。下一步,华池县文化馆将积极组织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充分展现了我县群众文艺创作中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打造陕甘宁区域名县贡献更多文化力量。

  华池县文化馆副馆长李天琛说:“华池县文化馆主要有三大功能:第一个就是全民艺术普及,第二个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三个是社会教育。去年以来,我们在华池县幼儿园巷1号就是这个地方,我们打造了华池县非遗工坊,作为全县示范性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主要展览的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南梁说唱、唢呐、镇庄兽雕刻技艺等五项,其中还包括刺绣等十四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目的就是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让全民共享。”

非遗15

南梁5

南梁6

南梁8

南梁9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渐渐重回人们的视野,比起快餐式的娱乐方式,传统文化娱乐更能够提升个人素养,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充分激发文化发展繁荣的动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不断增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在这里呢我们也劝劝大家,少打麻将、少喝酒,多参加一些传统文化的娱乐项目,培养一个正确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健康身心,更能沉淀自身、提升素养。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