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庆阳市科学技术局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3-01-18 11:15:19 【字体: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的通知》和《庆阳市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编制形成,所列数据统计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报告电子版可在中国庆阳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https://kjj.zgqingyang.gov.cn/zwgk/zfxxgkndbg/content_236945)下载。如有疑问,可与庆阳市科学技术局办公室联系,电话(传真):0934-8216038。

一、总体情况

2022年,庆阳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聚焦科技赋能“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高质量发展,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和《庆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意见》规定,主动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积极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一)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22年,主动发布政策解读3期、督促检查信息1期、建议提案办理信息1期、规划纲要信息4期、决策草案意见征集3期、发布信息公开年报1期,在线访谈2期、其他信息9条。

(二)扎实做好依申请公开信息。通过主动公开、及时公开社会关注、群众关心、企业关切的政府信息,下好了依申请公开“先手棋”。2022年,庆阳市科技局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共办理0件,结转下年度办理0件。

(三)全面加强政府信息管理。网站共发布信息244条,“甘肃庆阳科技”头条号转载信息134条;共备案市科技局文件73份(其中:庆市科字22份,庆市科函字51份),解读规范性文件3份,解读率100%。

(四)规范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定期对网站系统进行安全测评、外部渗透测试、开展恶意代码扫描、错误链接扫描和关键词扫描,未发生任何网站安全事件(事故),未出现重大舆情。网站独立用户访问总量达到4993310个、总访问量达到5730447次,

(五)切实强化各项保障措施。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挑选政治素质过硬、文化素养高、道德品质优良的干部担任网站管理员,配备专用电脑和信息存储设备,切实强化信息发布平台制度、人力、物力和技术保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制发件数

    本年废止件数

      现行有效件数

规章

            0

             0

              0

行政规范性文件

            0

             0

              0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0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0

行政强制

                                           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行政事业性收费

                                            0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

  然

  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

 企业

 科研

 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 服务 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0

   0 

   0 

   0 

   0 

   0 

   0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0

   0

   0

   0 

   0 

   0 

   0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

   0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0 

   0 

   0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0

   0

   0

   0 

   0 

   0 

   0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0

   0 

   0 

   0 

   0 

   0 

   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0

   0

   0

   0 

   0 

   0 

   0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

   0

   0

   0 

   0 

   0 

   0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0

   0 

   0 

   0 

   0 

   0 

   0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0

   0

   0

   0 

   0 

   0 

   0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

   0 

   0 

   0 

   0 

   0 

   0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0

   0 

   0 

   0 

   0 

   0 

   0 

2.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0 

   0 

   0 

   0 

   

(六)其他处理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3.其他

   0

   0 

   0 

   0 

   0 

   0 

   0 

(七)总计

   0

   0

   0

   0 

   0 

   0 

   0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0

   0 

   0 

   0 

   0 

   0 

   0

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情况

2022年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无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举报投诉和行政诉讼事件。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
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结果
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虽然我局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还有不足,主要是通过政务新媒体、新闻媒体、听证会、论证会、问卷调查等征求意见方式运用还不够广泛,政策解读对数字化、音频、视频、动漫、H5等便于公众理解和互联网传播的解读方式运用较少。

今后,我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和服务理念,聚焦社会公众需求,创新信息公开形式,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清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主动性;二是提高政策解读水平,按照“谁起草、谁解读,应解读、尽解读”的原则,守正创新,充分运用“科技庆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甘肃庆阳科技”头条号等政务新媒体平台作用,不断提政策解读新颖性和传播力;三是加快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严格界定主动公开范围,健全完善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栏目设置,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规定的按件、按量收费标准,本年度没有产生信息公开处理费。

分享到:
【打印正文】